從醫小品

長者春季養生篇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對春季養生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等不同論述。因此根據《內經》的思想,從陽氣生發和肝氣疏泄方面談談長者春季養生:

〈一〉睡眠養生

「夜臥早起」即晚睡早起,指的是立春之後,日長夜短,長者也須順應此規律,適當地增加活動時間和減少睡眠時間。因為睡眠過多,人體內陽氣便會過於鬱滯,這便會不利於“春夏養陽”。雖則說春天夜臥早起有助養生,但長者為健康著想,也切不可超過晚上11點才睡覺、和不要過早於5時前起床。

〈二〉運動養生

「廣步於庭」,即在庭院內緩歩行走,這是以通過散步去鼓動增長體內的陽氣。但現今社會環境,長者可選擇不同的塲地或形式,如在公園、山徑、海濱長廊等進行散步、遠足、太極拳或健身操等。 祇要量力而行,通過合適的運動,這便可舒展筋骨,暢通氣血,從而幫助陽氣生發和肝氣疏逹。但切記運動量不宜過大,以免耗損陽氣。對長者來說,晚飯後睡覺前散步,不僅可以消食化氣,更令肢體微有倦意,從而提高睡眠質素。

〈三〉衣著養生

「披髮緩形」是指將頭髮披散及穿著寬鬆的衣服,從而促進體內陽氣的生發。雖然現代人的髮式衣著均與古人非常不同,但想要生發體內陽氣,也就不能穿著過緊衣服。另外由於春季氣溫乍寒乍暖,變化頗大,長者換裝時務必審慎,切忌驟減衣著,否則極易引起傷風感冒等病。

〈四〉情志養生

中醫學非常重視情志調攝,「以使志生」就是指春季與肝氣相應,通過良好的精神調攝,便可促進肝氣的升發調達,令全身氣血運行正常,氣機暢順。但是由於春季陽氣上升關係,假如在此時經常動怒,便會迫使氣血上逆,引起肝陽上亢,導致高血壓或腦中風等病。另者,如長期情緒鬱悶令肝氣鬱滯,這樣體內陽氣難以紓發便易引起抑鬱病。特別是年老體弱者,他們一般對負面刺激承受能力較弱,因此在春季時更易多愁善感,煩躁不安。此時長者應根據個人體質和性格,培養自己的興趣以舒暢情志,使氣血調暢,肝氣順順,達到養肝調神之效。

〈五〉飲食養生

春季飲食調養方面,食物宜多選辛甘、少食酸,因為辛可助春季陽氣生發而甘可補益脾氣,但酸味食物入肝並具收斂之性,不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一般春季食物宜較清淡溫和,多吃淮山、雞肉、瘦豬肉、鮮魚、大棗、栗子及蜂蜜等以健脾益氣;也可多吃胡蘿蔔、蓮藕、百合、銀耳和甲魚等以益氣養陰,另外多吃芹菜、杞子、蔥及芫荽等亦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醒脾開胃的作用。

〈六〉穴位養生

最後跟長者分享兩組有助春季養生的穴位(合谷與太沖)。合谷穴位於雙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長者可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便是穴位所在。而太沖穴則位於雙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約1.5釐米的凹陷處。平日空閒時,長者可用手指或用筆桿輪流按這幾個保健治療穴位,便可達到疏肝解鬱、調氣和血的作用。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是日立夏,開始進入夏季,天氣也漸漸悶熱起來。這個季節,對那些油脂分泌特別多的人們,也相對較容易患上一種冬輕夏重的皮炎-「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它好發於皮脂溢出較多的頭面、胸背等部位,由於過多油脂堆積在皮膚上,令炎症性病變易趨產生。

脂溢性皮炎初起時多表現為局部皮脂增多,皮膚發紅,有油膩性鱗屑或黃色結痂,,後逐漸可擴大成暗紅或黃紅色色斑,在患處可見覆有油膩白色糠粃樣鱗屑或痂屑,嚴重時可有少量滲出液,繼發濕疹,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傳統醫學稱「脂溢性皮炎」為面游風、白屑風等範疇。於「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決」中紀載"面遊風生於面上,初發面目浮腫,癢若蟲行,肌膚乾燥,時起白屑,抓後極癢,抓破,熱濕盛者浸黃水;風燥盛者津血,病楚難堪。由平素血燥,過食辛辣厚味,以致陽明胃經濕熱受風而成。";另者,「外科正宗-白屑風第八十四篇」中指出: 白屑風多生於頭、面、耳、項、髮中,初期微癢,久則漸生白屑,疊疊飛起,脫而又生⋯⋯ 髮中作癢有脂水者⋯⋯ 此皆起於熱體當風,風熱所化。";然而,近代醫家認為本病多與肺胃積熱,火熱循經上薰,蘊蒸肌膚體表有關。但如果症狀反覆,遷延日久,則多與陰虛體質有關,因此在治療時應積極考慮以滋陰清熱為法則。臨床上,可先予以苦寒之藥以清熱,但苦寒之品易傷陰耗液,所以當邪去過半時,便應考慮用養陰生津之品以固本扶正。一般來說,常同之藥物以黃芩、桑白皮、白花蛇舌草、生薏仁以清熱化濕、配伍赤芍、丹皮、丹參以涼血和營;再以生地黃、玄參、麥門冬、北沙參以養陰;如油脂分泌過多者,可加山楂;面部皮膚瘙癢嚴重者加防風、白癬皮、苦參等;皮損在經期時加重者,可加肉蓯蓉、山萸肉調理沖任。

在調攝護理上,患者應重視忌口,應戒進食辛辣、甜膩食物,以免助濕化熱更傷陰冿。另外 ,切要保持大便通暢,令濕熱之邪有其出路。在局部皮損護理及治療上,患者必須停用面部化妝品,亦要避免用油份過重的藥膏和粉劑以免堵塞毛孔令病程加深;同時切忌用刺激性強的潔膚用品洗滌患處,應經常儘量保持局部皮膚爽潔。最後患者必須注意早睡休息及時常保持心情輕鬆。

註冊中醫  陳澤鵬@  5.5.2014

失眠與夜尿頻

 一些年長病人常訴說睡眠欠佳,然而再查問下去,原來他們一整晚要小便四、五次之多。試問整晚相隔個多小時便要起床小便一次,睡眠焉有不受影響之理? 這情況長期下去更可能引發焦慮及抑鬱症,從而降低生活質量影響正常生活。

西醫對此類尿頻情況多診斷為膀胱過度活躍症,是一種普遍的老年病,但此症漸趨年輕,並可發生在男女老幼身上。此症一般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但以後者為常見。尿頻致病主因包括前列腺增生、尿道炎、膀胱石等等。西醫治療一般以用藥物或手術收縮及減低膀胱內壓力為主。受此症折騰的人不少,但多數人認為這是人體機能的衰退,所以除非到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步,否則絕少人會自覺主動求診。

中醫學認為此症多與腎有關,因為腎為先天之本,主水,藏真陰而寓元陽,下通於陰,職司二便。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為津液之腑,小便乃津液之餘,它的排泄與貯存全賴于腎陽的溫養氣化。年高腎陽虧虛,開合失度,致膀胱固澀功能失約,陰寒內盛,夜間陰氣盛,陽氣更衰,腎的陽氣不足故夜尿頻多。隨著年齡增長,腎氣漸衰,膀胱氣化功能減退,加上夜間屬陰,腎氣不能溫煦膀胱,故夜尿頻、尿色清白。治宜補腎溫陽,化氣利水。

中醫具體療法可以用肉桂研細末後,加適量陳醋調成粒狀藥團,然後以透氣膠布外敷於雙湧泉穴。透過穴位,藥物經皮膚由表入裡,再循經絡傳至臟腑,以調節臟腑氣血陰陽,從而達到扶正袪邪,治病的功效。肉桂味辛甘,性大熱,具有大補元陽之功,而以之貼敷湧泉穴,便可以溫腎補陽,大大改善膀胱氣化的功能,從而減少夜尿次數。

 註冊中醫  陳澤鵬@ 2012

經濟不景 皮膚問題增

英國皮膚病學家協會的調查顯示,九成皮膚科醫生和護士認為,自英國信貸緊縮,由壓力引致的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疾病增加;當中5%認為經濟不景氣,壓力導致皮膚病的個案「大幅增加」。近半受訪者認為,人們不重視引致皮膚問題的心理壓力。 01/08/2012 晴報

書報讀後(一) 皮膚病與情緒

其實,情緒壓力不單大幅增加濕疹和牛皮癬個案,同時亦會增加產生脫髪、痤瘡、面部色斑、蕁麻疹、神經性皮炎及帶狀皰疹的可能。

  • 脫髪 : 精神壓力會令激素突然增加,使血液循環出現問題後繼發脫髪;
  • 痤瘡 : 在焦慮狀態下大量進食甜食及高熱量食品,可誘發痤瘡;
  • 面部色斑:這通常是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不足,但極有可能是情緒過分壓抑使情緒不穩,這便會讓皮膚失卻抵抗力而出現色斑;
  • 蕁麻疹 : 即風疹也是一種情緒皮膚病,一般在情緒緊張時,可誘發乙醯膽鹼型蕁麻疹;
  • 神經性皮炎: 當煩躁時,雙手不自不覺往身體感覺最癢的斑疹處猛力的搔抓,搔抓後引致血痕及血痂;
  • 帶狀皰疹 : 通常帶狀皰疹被認為是由於潛伏體內病毒所引起,但也離不開情緒壓力令免疫力降低,可讓病毒有機可乘。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是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惊〉過度興奮或抑制有關。情緒因素令五臟受伐害,使五臟失調後產生病變。這種種病變再反映到皮膚表面,便會發生皮膚病。

陳澤鵬醫師 @ 2011

概述 – 香港兒童濕疹的中醫治法

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兒童之濕疹患病率高達三成多,並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香港位處亞熱帶,屬於海洋性氣候,年中春夏兩季非常潮濕炎熱而降雨量多,再加上很多香港樓房瀕海建築,居住空間狹小、門戶少開而令室內空氣流通量相對較少,這都會引致居住環境容易聚濕,更令風熱濕邪容易入侵人體。另外由於港人大多喜嗜肥甘厚味魚蝦海鮮,這都會令體內痰濁生聚而導致個體脾虛濕盛。加上港人生活長期緊張及空氣環境污染嚴重,鬧市空氣充滿大量塵埃、廢氣等致敏的懸浮的有毒物質,令空氣質素變得更差,這種種致敏因素令港人多有偏虛、偏濕熱的易敏體質,較容易令肌膚失卻濡養而誘發濕疹,因此兒童濕疹在香港很是常見,而且症狀也較為嚴重。

傳統中醫應為妊娠婦女較易將上述濕熱毒諸邪發為胎毒、胎熱遺傳給胎兒。基於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常不足等生理特點,如再加上小兒飲食不節促使脾胃更傷,令脾失健運致濕熱內生,復受風濕熱邪所侵,則內外合邪,並發於腠理,浸淫肌膚而致兒童濕疹。由於小兒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點,所以對小兒濕疹治療也不同于成人濕疹。小兒濕疹以脾濕胃熱型及脾虛濕困型最多見,所以治療小兒濕疹首要重脾胃以辨証施治。

現時香港一般兒童濕疹患兒都會尋求西醫治理,西醫治療兒童濕疹時最常用抗組胺藥和外用類固醇等藥物。但長期的類固醇製劑外用可見效,但容易反復,且激素治療有很多副作用並產生依賴性,這都是一般家長所不願見。所以形成以中藥治療的一條出路,由於以中藥治療兒童濕疹效用顯著,令醫者及其家長都有信心接受中醫治療,這都令中藥臨床治療兒童濕疹日見普及。

綜觀傳統中醫應為濕疹其表現雖在皮膚,而病位根源則在中焦脾胃,脾胃功能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本病的症狀輕重。由於脾為後天之本,小兒具有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常不足等生理特點,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兒的脾胃功能會逐漸增強。臨床發現部分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濕疹發作有漸輕的趨勢,所以在治了療時不單要着重增強小兒脾胃功能,更和切忌損傷脾胃健運。

傳統中醫藥治療兒童濕疹普遍可分為內治法、外治法及內外合治法。由於內治法多以清熱利濕主,藥多苦寒,易傷小兒嬌嫩脾胃,故在用藥時要特別審慎以免傷及正氣。所以用外治法治療兒童濕正好補內治法之不足,因為濕疹病位表淺,病灶外露,外治藥物不僅可以直達病所,更能夠通過透達腠理,疏暢經脈,調和氣血,驅邪扶止等機制而發揮局部直接治療的外治法。同時外洗藥,可同單味或三數味,療效顯著而價錢便宜,個人認為以外治法可算是治療兒童濕疹不可或缺之大法。

個人亦認為小兒濕疹患兒表現除皮疹外,另一嚴重症狀是皮膚瘙癢,原因是患兒得此症多病程日久,邪已入裡,但一般祛風止癢之劑如防風、刺蒺藜、白蘚皮等草木藥物治療小兒濕疹的瘙癢療效較差,所以可考慮採用動物類藥物,搜風止癢。當症狀較輕時,選用蟬衣祛風解痙止癢,《本草衍義》之蟬衣“治頭風眩暈,皮膚風熱作癢”,或用僵蠶疏風止癢,癢甚者可用烏梢蛇搜風通絡止癢,《開寶本草》認為本品“主諸風瘙癮疹,疥癬,皮膚不仁,頑痹諸風”,治療頑癢頑搐。烏梢蛇搜風通絡而無毒,更適合小兒應用,入藥時可入藥煎,或研末沖服。另外全蠍、蜈蚣、蜂房也可分別選用。但是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中藥的服用有一定困難,除在湯藥加入蜂蜜或冰糖調和後服,可將藥物改為糖漿、顆粒劑,兒童較容易接受。這都可考慮作為日後臨床之應用,最後我認為一般蟲類藥雖然療效大,但如果用蟲類實體入藥煎服,難免引起用藥者惡心亦較難為家長所­接受。因此可考慮將蟲類藥以顆粒形式制入藥,這便可撇除心理不安感覺。

陳澤鵬醫師 @ 2011

蟲類藥在小兒多發性抽動症中的應用

 1 小兒多發性抽動症的中醫發病機制進展。

劉玉鳳等(1)認為多發性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tte syndrome, TS),是一種多見於兒童時期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臨床表現呈多樣性,以頭面部動作為多,主要表現為眨眼、擠眉、動嘴、吸鼻等,常伴有頻繁清嗓,有些甚至不自主地發出各種怪聲及口出污言穢語;肢體動作也常見,主要表現為聳肩、點頭、手部和腿部的動作。以上症狀可單一出現,也可成組出現。對於本病,中醫古代文獻中沒有明確的病名記載,根據中醫理論,臨床醫家多將其歸屬於“肝風”“慢驚風” 、“瘛疭”等範疇。《內經》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的記載,故本病與五臟中的肝臟關係最為密切。而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虛生痰,風邪挾痰易走竄經絡,擾及心神。所以肝風內動是標,脾氣虧虛是本。目前多數醫家以“肝風”立論,從肝論治。

李蘭[2]認為小兒多發性抽動症屬於中醫“驚風”、“抽搐”範疇, 兒童抽動穢語綜合徵歸小兒“肝常有餘”,肝為風木之臟,以氣為用。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鬱使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肝氣旺盛,內耗肝陰,陰不制陽而出現肝風內動之證。小兒脾常不足,加之神識未開,飲食不知自制,極易損傷脾胃,水穀不化精微而成痰濁;日久化火,土虛木賊,肝亢生風,誘發抽搐、喉中異聲等;痰濁久積不化,阻塞心竅,致心神不寧,神不守舍而抽搐穢語。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通於腦,先天不足可致精髓虧損,腦海失養;腎水不足又可出現水火不濟,心神不寧之穢語、精神不集中等;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致肝火獨亢而誘發肝風,出現抽搐等。驗之臨床,虛實並見者較多,多屬於本虛標實之證。

劉玉書等[3]認為本病病機主要包括4個方面:情志不遂,肝氣鬱滯;勞神太過,心神受損;邪毒傷正或毒邪阻絡;暴受驚恐,神機逆亂。劉弼臣[4]認為本病是一種本源在肝,病發於肺,風痰鼓動橫竄經隧,陽亢有餘、陰靜不足,動靜變化,平衡失制的病證。李宜瑞等[5]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是風動痰擾,病位與五臟有關,但核心當責之於“肝”。李潤榮[6]認為小兒氣血未盛,神氣未充,易喜易怒,若外因風邪驚恐,或內因飲食積滯,損傷脾胃,均易變生此證,總以心火、肝風邪氣有餘所致。劉瑞芹等[7]認為本病病機為肝腎陰虛,肝失所養,陰虛風動,風動痰阻,本虛標實。孫孝登等[8]認為本病主要與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其中主要與肺脾肝腎的關係最為密切,分肝腎陰虛、脾虛肝亢兩型。陸磊[9]認為本病病機為先天稟賦不足,肝腎虧虛,虛風內動所致。謝昌仁[10]認為本病患兒多為營養過剩,飲食不化,蘊蒸於裏;從熱化則耗傷陰液、引動肝風,故胃熱、肝風是其主要病機。歐芳蘭等[11]為怪病多責之痰,抽動多責之於風,此病當屬“痰證”、“內風”範疇,病位在肝、脾,主要病機為肝風內動、痰火擾心。

蟲類藥物概述

 朱良春[12]綜述中藥早就有草、木、蟲、石、穀的分類,蟲字在古代就是動物的總稱,《大戴禮》述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因此,蟲類藥就是動物藥的同義詞。朱老謂在《山海經》、《內經》已早應用蟲類藥。而《本經》是總結蟲類藥醫療作用最早的書籍,其中列載蟲類藥 65種,佔全書所載藥物的17.8%。這說明在漢代對蟲類藥的使用就已取得寶貴的經驗。此後,歷代有發展,東晉葛洪《肘後方》,唐代孫思邈《千金方》,王燾《外台秘要》,將蟲類藥更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各科,所用品種,有所增加。宋代許叔微的《本事方》,也較多地應用蟲類藥。直至明代,李時珍全面總結藥物治療經驗,在《本草綱目》中載蟲類藥達444種,使蟲類藥得到很大的擴展。隨後清代溫熱學家如葉天士、楊栗山、王孟英、吳鞠通以及善於應用活血化瘀方藥的王清任等,他們敢於革新,廣泛應用蟲類藥治療各種疾病,給後世留下不少珍 貴的經驗。近代善用蟲類藥的醫家有張錫純、惲鐵樵、章次公諸先輩。解放後,中醫藥界,不僅廣泛應用於內外各科的常見病、多發病, 而且還用於惡性腫瘤、血液病、心腦血管病、結締組織病、肝腎病、神經精神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等諸多疑難雜症,沉屙痼疾。

朱老總括蟲類藥的功用主治,因其配伍不同而異,一般可概括為10個方面:(1)攻堅破積:機體的臟器發生病理變化,形成堅痞腫塊,如內臟腫瘤、肝脾腫大等,宜用此法治療,如大黃蟅蟲丸治慢性肝炎、肝硬化、宮頸癌、子宮肌瘤等;近人用全蠍、蜈蚣、守宮治療癌腫等;(2)活血祛瘀:機體的迴圈瘀滯或代謝障礙,出現血瘀徵象,使用此法推陳致新,如抵當湯(丸)治療熱性病瘀熱在裏,其人如狂(精神錯亂)的蓄血症;下瘀血湯治產後幹 血內結,腹痛或有瘀塊,血瘀經閉;(3)熄風定驚:肝風內動,出現昏倒、抽搐等一系列的神經系統症狀,常用此法治療,如止痙散治療乙腦、流腦的昏迷 抽搐等;(4)宣風泄熱:熱性病早期,邪熱鬱於肌表,症見發熱,疹發不透等,宜用此法清熱、化毒、透邪,如升降散治療溫熱病;消風散治風熱 癮疹;(5)搜風解毒:所謂大風、曆節諸症,即麻風病、類風濕關節炎之類,可用此法治療,如苦參丸、搜風散治療麻風病;麝香圓治療白虎曆節等;(6)行氣和血:氣鬱血滯,出現脘腹脹痛諸症,可用此法治療,如烏龍丸治療肝胃氣痛;王孟英用蜣螂蟲治吐糞症;(7)壯陽益腎:腎陽虛衰症見怯 冷、陽痿不舉、遺尿、小便失禁等,宜用此法治療,如蜘蜂丸治陽痿;海馬健腎丸治慢性腎炎等;(8)消癰散腫:毒邪壅結,導致癰腫、惡疽頑瘡等,多用 此法治療,如《救急方》用蜒蚰治足脛爛瘡;守宮治惡性腫瘤;海馬生肌撥毒散治頑瘡久不收口等;(9)收斂生肌:癰疽潰瘍,久而不愈,需用收斂生肌之 品,如《普濟方》治一切諸瘡,屢用五倍子等;各種金瘡或跌僕外傷出血,常用蟲百蠟,朱丹溪盛讚其為“外科聖藥”;(10)補益培本:肺腎兩虛之虛 喘,宜用“參蛤散”以溫腎納氣,而治其本。腎陽虛衰之陽痿、遺尿或小便失禁,嘗用桑螵蛸、海馬;腎功能不全之用冬蟲夏草等。上述10個方面的主治功用不是蟲類藥所獨有,不過蟲類藥在這方面的效用,比較佳良而可靠,參用以後,往往效果更為顯著。

另者,朱老還強調在使用蟲類藥時,應辨證明確,選藥精當,注意配伍、劑量、療程,特別是對毒性較大的斑蝥、蟾酥等,掌握“邪去而不傷正,效捷而不猛悍”的原則,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同時由於蟲類藥含有較多的動物異體蛋白質,少數過敏體質者,有時服後有過敏現象,如皮膚瘙癢、紅疹,甚則頭痛、嘔吐時,應立即停服,並用徐長卿15g,地膚子30g,白蘚皮30g,煎湯內服,多數均可緩解,極個別嚴重者,則需中西藥結合以救治之。在藥物配伍上由於蟲類藥其藥性多為辛平或甘溫,但熄風搜風之藥,其性多燥,宜配伍養血滋陰之品,如以地黃或石斛同用;攻堅破積之藥多為鹹寒,應伍以辛溫養血之品,如當歸、桂 枝等,這樣才能制其偏而增強療效。在應用上蟲類藥應盡可能製成丸、散、片及針劑使用,如此既節省藥材,提高療效,又可減少病員不必要的恐懼心理,而便於服用。

 3 蟲類藥物在小兒多發性抽動症中的作用機制

 毛三寶[13]認為小兒抽動症屬中醫學“臟躁”範疇,其病因屬小兒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陰陽失衡,陰不能制陽,陰靜不定而抽動。本病有虛實之分,但以腎虛肝旺,虛風內動為多見。故筆者採用自擬五蟲定動湯治療。方中地龍、僵蠶、全蠍、蜈蚣、蟬衣定驚熄風,活絡解痙。

張占玲[14]認為小兒抽動症,臨床以慢性、波動性、多發性運動肌快速抽搐,並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語言障礙為特徵。病位主要在肝,病機多為外風引動內風,風痰相合,流竄經絡所致。風乃本病之主因,故治宜熄風解痙、化痰通絡。全蠍、蜈蚣皆入肝經,同具熄風解痙、鎮靜通絡之功。

4 蟲類藥物在小兒多發性抽動症應用時的安全性

劉泉洪[15]認為全蠍、蜈蚣乃攻毒通痹之良藥, 然其辛溫有毒, 藥理實驗證明對肝功能有損害,可暫用於新病體實者,忌久用於久病體弱者。此例長服兩藥近兩年,致損肝臟而成臌,《內經》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又曰:“衰其大半而已”慎勿貪功而忘其害。朱良春[12]強調因蟲類藥多含有動物異體蛋白質,過敏體質需慎用,或從小量開始,或加用抗過敏藥如徐長卿、地膚子等較穩妥。

參考資科

[1]劉玉鳳,王雪峰.文靜湯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3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2010,(3).

[2]李蘭.中醫辨證治療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46例[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2,(1).

[3]劉玉書,高英梅.兒童抽動症辨證治療14 例[J].中醫雜誌,1995,36(11):68226831

[4]劉弼臣.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治療經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2004,2(7):192201

[5]賴東蘭,李宜瑞.李宜瑞教授治療兒童抽動2穢語綜合征經驗述要[J].中醫藥學刊,2004,22 (7):11761

[6]李潤榮.溫膽湯加減治療兒童抽動症[J].上海中醫藥雜誌,1996,30(1):131

[7]劉瑞芹.畢可恩治療小兒病驗案[J].山東中醫雜誌,2001,20(2):11721181

[8]孫孝登,邱文菁.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抽動2穢語綜合征[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 ,21 (5) :3781

[9]陸磊.大定風珠加味治療抽動穢語綜合征12 例[J].湖北中醫雜誌,2001,23(7):281

[10]謝昌仁.平肝清胃法治療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J].時珍國醫國藥,2000,11(1):51

[11]歐芳蘭,柳靜,裴學義.治療抽動穢語綜合征的經驗[J].北京中醫,2001,20(1):51

[12]朱良春,蟲類藥的應用.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4

[13]毛三寶.五蟲定動湯治療小兒抽動癥32例[J].浙江中醫雜志,2010,(3).

[14]張占玲.蟲類藥對兒科運用舉隅[J].雲南中醫中藥雜志,2006,(1).

[15]劉泉洪. 蟲類藥濫用遺害及補治[J].科技資訊(科學教研),2007,(17).

陳澤鵬醫師 @2011

講座心得 : 中醫內科疾病研究進展專題講座

首先我很多謝學校為我們安排了14節中醫內科疾病研究進展的專題講座,同時更要感謝11位老師教授的悉心指導和講解。這些專題講座令我對心血管病、腎病、中風病、蕁麻疹、外感熱病、痛風症、慢性胃腸炎、腫瘤、糖尿病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貧血、泌尿系統感染、血尿等等病種在中醫臨床診治和醫藥研究發展過程有進一步理解和體會。其中最特別令我有深刻的領會的是:

(一) 張再良教授所述說之六經框架位置學說,張教授指出一般中醫學者認為六經對臨床證治有著一定指導意義和可以鈐百病。張教授論述六經時巧妙地運用框架形式來表示和衡量六經。他指出臨床的具體治法方藥大體都能找到各自所處的位置,這才是值得稱為臨床基礎的六經,並用表格提示出辨證的基本框架和治法方藥的基本位置。一般學者心中有了這個框架,臨證遇到再複雜的情況也不至於慌亂。張教授並說六經病證不單給人一個臨床證治的框架和方位,並可用來應對熱病的證治,後世醫家悟出了百病皆然的道理,也就是說六經辨證實在是可以應對百病,這就是《傷寒雜病論》奠定臨床辨證論治基礎的最好注腳。這六經三個階段,三個層面,可收可放,可分可合,使臨證治療時都能在這個框架中找到合適的方位。六經的框架和方位具有統領全域的指導意義,在設定六經的框架和位置後,必須論其傳變之能,因為轉變賦予框架和位置以動感,即事物可以有相對的界限和位置,但事物之間又有著內在的聯繫,事物循此又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傳變有一定的規律,但又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可言,因為百病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所以六經病證的正治是常亦是一個的框架,六經分看各成一個格局,合看又反映了某些病證的規律。疾病的病程有初、中、晚,疾病的輕重有上、中、下。傳變即進展,由太陽到陽明或少陽,再到少陰或厥陰,這是常。有的疾病始終在太陽,也有的疾病開始於陽明,甚至也有由太陽直入少陰和厥陰者,這就是變。就《傷寒論》而言,仲景將外感熱病發病過程中錯綜複雜的情況,以六經病證加以框定,每一病證均有其主症、主脈及相應的治法和方藥,此乃六經病證之常,是對外感熱病最簡略的概括。因此《傷寒論》中又有合病並病的提出,還有兼變證、類似證的補充,這些都可看作六經病證的變化,這些都是對外感熱病非典型性或者是邊緣性證候的概括。這些內容作為六經病證的重要部分,和原文所述的典型表現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臨床應當從典型和不典型兩個方面加以理解,《傷寒論》的六經並非是對所有外感熱病的機械框定,而只是提供一種臨床思維的模式、辨證的框架。六經不單示人以常也以變,只有全面理解了六經病證之後,才能知常達變,在臨證時達到圓機活法、得心應手的境界。總括而言,在框架既定的六經分九個階段的位置,我們可按張教授所論述定下所用方藥,同時在六經各階段的變動轉化過程中,再定下各階段之不同方藥。最後張教授總結六經框架位置學說是要面向整個中醫界,面對尚未入門的中醫學子和對中醫懷有廣泛興趣的西醫人士,重申我們應該考慮用簡潔通俗的語言,把複雜的事情講得明白一些,所以張教授用框架和位置來表述六經,用傳變和合併病作為補充來理解六經,基本上可以闡明六經的要旨。

(二) 是孟煒老師在闡釋溫病學中“熱病救陰尤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及“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此二論述。孟老師指出溫病救陰的目的,並不在滋補陰血,而關鍵在於生養津液,且要防止過汗之治療大法。 同時濕去則氣道通有助於陽氣複可達到即不傷陰助火又可通陽袪濕,濕去熱清的目的。 而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則強調溫邪挾濕時,可利小便的方法。孟老師在指導方藥運用“五加減正氣散”時指出此方為吳鞠通運用藿香正氣散加減以治療濕鬱三焦,隨濕邪化寒化熱之不同以及所傷臟腑經絡之各異,共設五種正氣散加減法,這對我們學習臨症頗有啟迪。其加減法對日後治療濕溫病之應用非常合適,現歸納為(1)加減正氣散,苦辛微寒法 – 由藿香、茯苓皮、大腹皮、厚樸、杏仁、陳皮、神曲、麥芽、茵陳等組成,用於“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等證 ; (2)二加減正氣散,苦辛淡滲法 – 由藿香、陳皮、厚樸、茯苓皮、木防己、大豆黃卷、通草、薏苡仁等組成,用於“濕郁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等證 ; (3)三加減正氣散,苦辛清熱法 – 由藿香、茯苓皮、厚樸、陳皮、杏仁、滑石等組成,用於“穢濕著裡,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諸證 ; (4)四加減正氣散,苦辛溫化法 – 由藿香、厚樸、茯苓、陳皮、草果、楂肉、神曲等組成,用於“穢濕著裡,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諸證 ; (5)五加減正氣散,苦辛溫通法 – 由藿香、陳皮、茯苓塊、厚樸、大腹皮、穀芽、蒼術等組成,用於“穢濕著裡,脘悶便泄”諸證。五個加減正氣散方,從不同角度體現了“以升降中焦為定法”的立方之旨。濕溫病病機為濕溫之邪,蘊結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故五方均用藿、樸、苓、陳以化濕、行氣、健脾,並隨證施以辛涼、辛溫、甘溫、苦溫、淡滲、苦滲之品,即一加減調升降,二加減宣經絡,三加減利濕熱,四加減運脾陽,五加減和脾胃。加減正氣散方的應用也體現出濕性黏滯,濕邪致病易阻滯氣機,以及濕邪兼證較多的特點。

陳澤鵬醫師 @ 2011

中醫在高原反應症的防治

朋友的女兒小敏在往青藏旅行前,因恐怕到時會患高原反應症,所以向我配制了一些藥物作預防之用。我跟她配了10劑次的中藥,每天的濃縮藥粉藥量計有紅景天〔1克〕 、刺五加〔1克〕和生脈散〔6克〕,並囑咐她於出發前7天開始每天服用一劑,另外到步後再續服3天。結果是與小敏同行的外國朋友相繼有多人感到不適,還要在當地求醫;反之小敏及其它有服用中藥的朋友則無恙,這點不能不歸功於中藥的效用。根據現代藥理的研究,上述藥物作用於增加冠動脈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環血供,皆有強心健體、益氣補陰和抗缺氧的功效。

除了用藥之外,各位也可考慮運用中醫按穴手法急救治療因宗氣虧虛所引致的高原反應症,其症狀主要包括心慌胸悶、呼吸困難、頭痛頭暈及嘔吐等。所用的穴位先選膻中〈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 ,再選氣海〈於臍下1.5寸處〉。各位可以用中指分別在這兩個穴位輪流適度力量按壓20分鐘。一般而言,施術後患者會感覺心慌胸悶減少,呼吸亦會較為暢順。最後提各位的是在施術前,切記要讓患者平臥,保持溫暖並給予心理支持,可能的話,還是儘快將患者送醫院輸點氧氣吧。

陳澤鵬醫師 @ 2011

濕疹-單車健兒的懊惱

近年香港單車隊屢獲殊榮,間接推動單車運動的發展。從假日各單車徑上的熱鬧情況,可引證這運動的歡迎程度。騎單車雖言可強身健體,但亦為車友帶來不少懊惱如腹股溝及臀部濕疹。

騎單車時,臀部和坐墊不停摩擦,再加上本港夏季特別潮濕炎熱,汗水不易揮發,車友長時間騎車,易在跨下和臀部坐骨隆凸等部位出現濕疹。臨床上濕疹初起,患處見發紅斑或水疱,非常瘙癢,如不及時處理,會出現脫屑、糜爛滲出或苔癬化增厚現象。試想車友一般在騎車過程中,當患處接觸汗水便會感覺極度痕癢和刺痛時,怎能繼續享受騎車樂趣呢?其實,各車友想安全–適騎車,不單要學黃金寶,還要另備「三寶」,即頭盔、手套及能排汗透氣的專業車褲以免濕疹滋生。

上述症狀按中醫診斷為濕疹濕熱型,多由於血熱脾濕,浸淫肌膚。治療上宜利濕清熱,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如患處滲水多者,可應用濕敷外治法,以黃柏及馬齒莧各30g,煎水取汁,待涼後用小毛巾浸汁,稍擰後濕敷于皮損上10分鐘,重複做3次共半小時。早晚各1次,5日為一療程以達清熱、解毒、收斂作用。還得留意,搔抓、肥皂熱水燙洗、飲酒、食辛辣發物均可使皮損加重,瘙癢加劇。                                                                                                                                                                                                  

陳澤鵬醫師 @ 2011

頸椎操

2010年湖南農業大學醫院及大學體育藝術學院共同進行了一項關於頸椎操治療頸型頸椎病的研究。研究將102名頸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50例)和頸椎操組(52例)。常規組予以藥物、物理治療等常規療法;而頸椎操組則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頸椎操治療,兩組均治療3個月。其後比較兩組患者頸椎活動度、椎動脈和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及疼痛評分等治療前和治療後的數據差異。結論是頸椎操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頸肌肉彈性和協調性,減慢椎-基底動脈平均血流速度,從而改善頭頸部血液循環,增加患者頸部活動度令疼痛症狀減少,有利於疾病康復。這種種都證明頸椎操鍛煉能顯著提高患者頸型頸椎病的療效,改善生活品質,有利於對頸型頸椎病的防治。

究竟應該如何操練頸椎操? 首先各位可從下列網址下載相關短片作操練,然後每天整套操練 2 ~ 3 次,每次間隔 4 小時以上及至少操練15分鐘。相信我,正所謂有病醫病,無病強身,大家不妨試試操練吧!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1V3iwRYHEYAZWQwNTUwZTMtOTM4Yy00ZDg5LWFlNzctOWM4NzFjZmNmZDUx

陳澤鵬醫師 @ 2011

乒乓球與肌腱勞損

一位平素抗拒戶外運動的女性友人退休多個月來積極參與室內乒乓球運動。昨天她來就診時訴說右手腕部關節「扭親」並感覺腕關節內酸脹,握扳時不能發力。查因是人體關節的活動是藉著肌肉的收縮牽引肌腱兩端所附著的骨骼來進行的。雖然這些組織有腱鞘及滑液鞘的保護及內裏滑液的潤滑,但在過度劇烈摩擦作用時,這些腱鞘難免會引起無菌性炎症,俗稱「腱鞘炎」。

體檢時發現友人右手腕腱鞘及周圍局部腫脹伴壓痛、關節過伸或過屈時會令疼痛加重的抗阻試驗陽性徵狀,很明顯友人患有腕肌腱鞘炎症。原因縂的來說是因友人一貫祇用直板打法,這握板法握緊時手腕及五個手指因肌肉常處於緊張狀態,當揮扳時手腕關節活動劇烈,因此極易引起腕肌腱鞘炎症。

中醫治療以局部輕揉患處2分鐘令腫脹部位肌肉放鬆,再以手法理筋令關節儘量牽開,之後隨經配穴以針灸治療。嚴重者可配合–筋活血藥物外敷內服,療效較佳。

根據研究報導,腱鞘炎症的治療忌用過重手法以免加重局部組織腫脹,應避免受傷腱鞘用力。但無論如何不要冰敷患處,因冰敷會加重腱鞘與肌腱之間的緊張度,從而令患者感到局部症狀加重。最後切記不可隨便使用封閉療法(見另文)。

陳澤鵬醫師 @ 2011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