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長者

長者醫療券

診所現已接受長者醫療券使用

增強視力的穴位按摩法

一般人到了40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眼睛晶體核會逐漸硬化,晶體的彈性會漸漸下降,眼睫狀肌功能開始變弱,從而令到眼睛的調節力減退,以致大多數人在近距離工作和閱讀時會產生困難。這種因年齡所致的生理性調節減弱稱為老視眼,亦即我們廣東人所稱之「老花眼」。它的主要症狀是近視力減退,遠視力不受影響。初期感到閱讀小字時不清楚,便會不自主地將目標物移離眼部。隨年齡增長,一般人需配戴凸透鏡〔老花鏡〕方能看清楚。另外可能伴隨眼睛疲勞、眼脹、頭痛、視物模糊等等症狀。這是因為看近距離目標物時,眼睛要需增調節而使睫狀肌過度收縮及過度集合所致。

《黃帝內經》謂「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在五官來說,眼睛更是反映陰精的充盈與否?另外,中醫古籍《眼科心法要訣》裡,有一首《能遠怯近歌》的條文謂「近視昏蒙遠視明,陽光有餘損陰精」,說的正是老花眼的症狀,也說明老花眼形成的原因是陽氣有餘而陰精不足有關。如果個體陰精虧虛則易致體弱神衰,臟腑功能失調,令病邪易侵襲人體。因此現代人常感到身體疲憊、頭昏腦脹、眼睛乾澀難受,這些都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陰精不足所致。故此,中醫認為每天給能夠為眼睛做做養生保健,確能起到延緩老花眼的功效。

如何延緩老花眼的中醫方法

  • 按摩法 – 每天早醒後,合閉雙眼並以雙手的中指按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無名指按眉毛中部魚腰穴(位於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的穴位),小指對準眉毛內側攢竹穴(在面部,眉頭凹陷中,額切際處),適當按壓。每次5分鐘,便可以緩解眼肌疲勞、令眼睛明亮。

  • 熱敷法 – 每天臨睡前,用40至50℃的熱水洗臉,洗臉時先將毛巾浸泡在熱水中,趁熱熨貼在額部和眼眶部位,雙眼輕閉,待溫度降低後再拿開洗臉,便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環。另外平時也可將雙掌用力搓熱,掌心按著眼睛,以掌心的熱力溫煦眼睛,直到溫度降低後再搓熱 ,反複做5次,這也能達到熱敷明目的效果。

  • 薰蒸法 – 長者可將熱水倒入杯中,眼睛置於杯口上方,閉眼薰蒸,用熱水蒸氣輪流薰蒸雙眼,但長者請注意眼睛不可離杯口太近,以免蒸氣燙傷,這也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環。

  • 運目法 – 利用一開一閉的眨眼來興奮眼肌,並上下左右滾動眼球,以改善眼睛肌肉的血液循環;同時每天早晚各遠眺一次,儘量遠眺綠色的植物,再把視線由遠處逐步移近,以改善視力功能,調節眼部肌肉。

  • 食療法 – 長者可以用枸杞子、杭菊花、決明子泡水代茶喝,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另決明子(先炒)更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老年性大便秘結患者也有裨益。

另外,長者平時看書、使用電腦的時間不可超過30分鐘,並須每10分鐘後便閉目養神,按摩雙眼2至3分鐘。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博士

IMG_4840

老年性便秘的中醫療法

老年性便秘是指長者大便間隔延長,並超過48小時不排便者,便可診斷為便秘。便秘患者的大便一般性質形狀多乾硬成羊矢粒結狀,排出時困難,也有大便雖然不乾硬,但排便時卻有艱澀不爽的情況。一些長者除長期便秘外,亦可因為便秘日久,濁氣不降而出現其它兼症,例如:頭暈、頭痛、納呆、腹脹、口瘡、口氣、咽痛、眠差等病症,更可能併發痔瘡、肛裂等疾患。另外,情況嚴重的話,個別體虛多病的長者,亦可因過度用力排便而誘發心臟病、腹外疝 、腦溢血中風、甚至猝死。

傳統中醫認為長者便秘的病因是由於個體氣血陰陽的逐漸虧衰,胃氣通降無力所引致,也有其他的因素包括:

  1. 不良飲食習慣 : 如食量不足、進食油脂過少、進食含纖維的蔬果過少、每天喝水量不足、過食煎炸辛辣食物、素嗜吸煙,咖啡,醇酒及濃茶。

  2. 不良排便習慣 : 如忽視便意、抑制排便、排便姿勢不當。

  3. 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睡眠不足、缺乏運動、勞逸過度;心情鬱惱及氣候變化等等皆可誘發此病。

傳統中醫在治療方面,一般以辨証論治為基礎,但治則總離不開通腑排便。通便方法多樣,有健脾益氣、養血潤燥、溫通開秘、清熱潤腸、順氣導滯等等,但長者必須以養血潤燥為先導,切不可妄用攻下中西藥物,避免傷陰耗氣,進一步影響健康。

便秘的護理與調攝

  1. 長者必須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無論有否便意,應該規定按時坐厠作排便動作;

  2. 在飲食調理方面,長者應儘量避免過食煎炒辛辣食物,亦不可過食生冷寒涼食物,宜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梨子、及含高纖維的食物;

  3. 長者每天應定時多飲暖開水,每日起床後飲用淡鹽水500~800 ml , 以加强刺激腸道蠕動 , 稀釋大便預防便秘;

  4. 長者應避免長久坐臥,因久坐傷脾久臥傷氣,平時應多做運動,如公園散步或體操等以鍛煉身體;

  5. 長者應每天局部自我按摩腹部,以加強氣血運行,幫助食物消化及刺激腸道蠕動以利排便;

  6. 長者應保持心境平和舒𣈱,避免情緒過度刺激;

  7. 假若便秘日久或長者氣血虧虛致致大便乾結難排,當長者無力排便時,可適當適量選用外塞甘油栓以潤滑並刺激腸壁,令大便軟化且易於排出;亦可在晨起後,飮服蜂蜜糖水以涼潤腸道,改善排便;

  8. 對老人性便秘患者,應慎用瀉下藥如大黃或番㵼葉等,避免長期服用這些藥物,以免影響腸道功能。

預防便秘的按摩手法

  1. 按揉臍周:長者用雙手掌重疊放置於肚臍部位,然用輕輕用力順時針方向按揉5分鐘;

  2. 推按腹脘:長者先用右掌輕力從右腹部推向左腹部,再用左掌輕力從左腹部推向右腹部,兩掌交替推按5分鐘;

  3. 按揉腹脘:長者用右掌從右下腹起始 , 沿腹周邊循序作環形向左下腹輕按,用力均勻,每次堅持15分鐘, 依據長者體質按摩時可取坐位或平臥位;

  4. 按壓腹脘:長者用右拇指,稍稍用力沿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循序順時針按壓腹部10遍;

  5. 拍打腹脘:長者可虛握雙掌,無規律地拍擊腹脘部約5分鐘。

老年性便秘的食療方

 材料:黑芝麻 30克、核桃仁30克及蜂蜜適量。

製法:將上述兩味一起研碎成泥,加蜂蜜,以温開水冲服,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次,對老年習慣性便秘有幫助。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博士 @2016

IMG_0716 [151762]

 

長者足跟痛的中醫防治

長者足跟痛的中醫防治

很多長者都有足跟痛這問題,它是由於跟腱滑囊炎、足底腱膜炎、跟骨下脂肪墊炎等等所引起的痛症。現代研究認為骨刺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當人們在長時間站立、長途行走及行走崎嶇道路時,身體便會反覆令骨刺對應部位的軟組織損傷,長久下來便會逐漸產生無菌性炎症、水腫、肌腱組織粘連,這些癥狀會令局部組織壓力增加而產生疼痛,因此患處多呈紅腫及疼痛等癥狀。另外有研究指出足跟痛與足跟骨脂肪墊萎縮、婦女內分泌失調、體型肥胖及老年人骨質疏鬆等因素有直接關係。(全文見附圖)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  2014

page-0 page-1